眾所周知,無論是明星、網紅還是企業家,節稅永遠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在進行注冊企業類型時,選好企業的形態,才能實現合理節稅、獲得更多利益的目的。
我們較為熟知的大多數明星多采取的企業注冊類型為個人獨資企業(工作室、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企業以及有限責任公司三種類型,通過前述三種企業類型相結合的模式來實現其財富規劃利益最大化的目的。下面我們從納稅的角度來看下,這三種類型企業都有什么不同?

1、以獨立勞務所得納稅
獨立勞務所得,就是演員以個體參加商業演出,與演出機構協議約定取得的勞務報酬。
演員就該勞務進行納稅時,應按照國家稅務總局國稅發[1995]171號文件第六條規定:
演職員參加非任職單位組織的演出取得的報酬為勞務報酬所得,按次繳納個人所得稅。
演職員參加任職單位組織的演出取得的報酬為工資、薪金所得,按月繳納個人所得稅。
上述報酬包括現金、實物和有價證券。
例如:某明星參加商業演出,一次取得勞務報酬10萬元,其應繳納個人所得稅計算如下:
應納稅所得額 = 100000 × (1-20%) = 80000(元)
因該納稅人一次演出取得的應納稅所得額超過50000元,按稅法規定應實行加成征稅。
應納稅額 = 80000×40% - 7000 = 25000(元)
在該種情形下,明星應納個稅25000元。
2、以非獨立勞務所得納稅
一是投資成立法人企業;二是成立個人合伙企業;三是成立個人獨資企業。
按照上述情形
(1)投資成立法人企業
如果該明星以法人形式成立有限責任公司進行實體運營,那么就需要按稅法規定繳納增值稅,25%的企業所得稅,如果要分紅,還要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實際稅負就要達到45%。
回到上述案例,假如該明星自己成立有限責任公司,外出參加商業演出,取得勞務報酬10萬元,扣除成本2萬元,該公司應納:
企業所得稅 =(100000-20000)×25%= 20000(元)
公司稅后凈利 = 100000 - 20000 = 80000(元)
稅后凈利進行分配應納:
個人所得稅 = 80000 × 20% = 16000(元)
20000 + 16000 = 36000(元)
該公司合計納稅人民幣36000元。
(2)成立個人合伙企業
如果是以非法人形式即合伙企業或個人獨資企業來運營,對于不具有法人資格的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其本身不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僅對經營所得,也就是投資者分得的利潤征收個人所得稅,執行的是5%-35%的5級累進稅率制度。
再回到上述案例,假如該明星自己成立工作室(個人工作室的性質實為個人獨資企業),外出參加商業演出,取得勞務報酬10萬元,成本20000元,該明星與演出機構約定自行繳納個人所得稅。則該明星應繳納稅額計算如下:
應納稅所得額 = 100000 - 20000 = 80000(元)
查找適用稅率為10%,扣除數為1500元。
應納稅額 = 80000 × 10% - 1500 = 6500(元)
即該工作室合計納稅為人民幣6500元。
通過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采用合伙企業和個人獨資企業的形式稅負是最低的。